预制外墙板为什么要留“空腔”?

匿名 | 被浏览 286 2021-08-19

我来帮他解答

已输入 0文字

1条回答

  • 匿名 最佳答案

    装配式预制外墙板(以下简称“外板”),除满足结构受力外,还需要满足防水、保温、外观等建筑要求。而板间接缝是防水、保温的薄弱环节,所以必须处理好。目前常见的是利用构造防水(即空腔防水)的方法,就是在板间接缝作成“空腔”,用此空腔解决防水与保温问题。为正确掌握空腔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必须对空腔的构造及防水、保温的机理,做一初步了解。
    一般板间缝渗水(雨水)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因雨水对板缝的冲击,缝内雨水构成水压;
    (2)雨水受自重作用,对板缝构成渗透;
    (3)因雨水的毛细现象形成渗透;
    (4)风压对雨水渗透的加速。
    针对上述原因,空腔的作用是(见图80): 
    (1)空腔最外缘由防水砂浆(或防水油膏)勾缝和软质聚乙烯板组成第一道“防线”,抵挡水压及风压。
    (2)透过第一道防线进入空腔的雨水,遇空腔而减压,并切断毛细通路,无法构成渗透。
    (3)雨水受自重作用,沿空腔设置的竖向沟槽下流,通过底部排水口排至室外。水平空腔防水机理与上述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道防线是由板端挡水檐担负。雨水在风压作用下,沿挡水檐上串构成“水头”,所以挡水檐高度应略高于当地最大水头高度(一般为5~7cm)。
    了解空腔的防水保温机理后,在外板安装时,必须按照各种类型的空腔构造施工,确保空腔混凝土浇筑质量,不允许混凝土浇入空腔,或压缩空腔的有效空间,防止振捣时将保温苯板挤断移位。若一旦混凝土进入空腔,必须及时处理,否则硬化后剔凿困难,造成后患。勾缝时,一定要留出排水孔。

    0 评论

相关问题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