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条回答
匿名 最佳答案
题主好,参照有这些:
(一)幼儿化。这是针对当前农村幼儿“小学模式”的环境布置提出的。我们不能将布置小学教室的一套拿到幼儿的活动室来,而是要依照幼儿教育的特点,整个布置要具有幼儿情趣,多一点色彩鲜艳的夸张,有一定情节的简笔动物画和人物画,少一点汉字化的标语口号作墙饰,黑板墙饰要低一点,幼儿的门窗及窗外的墙壁也要关注具有一定的童话意境。
(二)游戏化。就是室内外布置要便于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室内要布置多种游戏角。如;娃娃家、幼儿园、表演角等,并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游戏道具。(如;在角色游戏中陈设假发、手提包等材料)。开展表演游戏,教师需在表演区陈列与表演有关的各种道具头饰等,室外环境的布置同样要关注便于引发幼儿游戏的愿望。
(三)教育化。环境布置的目的就是增进儿身心健康,,幼儿园的环境应有利于增长幼儿知识,有益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同时,要经常变更其内容,保持其新颖性,以吸引幼儿参与各种活动,增进幼儿对老师和小朋友的情感,潜移化地影响和教育幼儿。
匿名 2021-08-20 14:57
一、从幼儿的角度,以幼儿的眼光来创设环境。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询问,提供情境或材料等手段,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墙面装饰中体现幼儿认知特点,色彩上以艳丽的纯色为主;造型以稚拙、简洁为主要表现手法;内容应以幼儿熟悉的东西为主。环境布置还要关注依照各年龄班幼儿的不同心理特点来设计墙面布置。小班教室和活动区宜采用形象活泼、造型简单明确的画面,内容要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是幼儿熟悉的事物,如“水果娃娃”、“小猫吃饭”等,这些都是使用简单的夸张的形象帮助幼儿认识事物或进行生活常规的教育,中班幼儿思维有了进一步发展,墙面布置的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可以设置一定的情节,增加一些细部表现,如“动物火车”、“丰收的果园”等;到了大班,幼儿思维更为活跃,审美能力有了提高,知识面也拓宽了,墙面布置就可以偏重知识性的内容,形象也更为丰富、抽象,以启迪幼儿的想象力,丰富幼儿的知识,如“太空旅行”、“祖国各地”、“海底世界”等,同时还可以增加一些工艺装饰性的内容,如皱纸编织、浮雕、风景画等,给幼儿以美的感受。
二、墙面布置要作统一的设计安排,突出某一个主题,形成同一种风格从审美的观点看,成功的装饰并不在于各种美丽形象和鲜艳色彩的任意堆砌和组合,而是通过和谐的画面、相应的摆设巧妙地构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这同样适用于幼儿园的墙面布置,就一个班级来说,墙面的布置内容也是多样化的,除了教室的墙面外,以及家园联系角,小墙面及各活动角的墙饰等,应将这些画面作统一的安排布局,以大墙面为主体设计一个主题,小墙面布置则围绕这个主题安排相呼应的画面。如大班的教育重点之一是爱国主义教育,我就选取了“伟大的祖国”这一主题,大幅墙面布置了“各民族娃娃歌唱祖国”的内容,而家园联系角应用了的墙饰,小墙布置了“我爱祖国好山河”照片专栏,并用彩纸、布条编拼出各活动角的墙饰,这样就形成了既多样又统一的装饰风格。期望我的回答可以对你有用。
相关问题